邵景均: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但是,如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中国货币经济体系的转型过程并没有完结。
第二个期是结构调整阵痛期。所以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按照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的决定,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从供给侧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要应对挑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要转轨,要找到新的动力,只有提高所谓索洛余量,即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优化结构,促进创新,从原来靠投资转向靠效率提高,或者TFP(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比如,首先有一条是中央提出来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个托底的任务就在政府身上了。但是,随着一般的生产技术水平跟外国很接近了,要用简单的购买外国设备、引进外国技术来提高一般的技术水平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必须自主创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些问题都是长期积累的,现在时间拖的太久,在短时间内要将结构扭曲扭过来,有相当大的难度。建设自贸区,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营造一个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从2009年,经济学界就有人对这种做法提出不同意见。第二种分析方法是从供给侧因素分析。如果说特区 是创造新利益, 那么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既得利益产生负面的影响。
任何社会, 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形下, 都存在着既得利益。为了维护和增进个人政治权力利益, 人们往往用意识形态使得自己的抵制合法化。中国现在走出去的主体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 主要表现在能源和原材料领域。第三阶段是从本世纪以来的走出去 阶段。
不过, 现实地看, 体制改革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但不是说完全不可能。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人尤其是地方领导人仅仅把特区看成是特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 这是没有领会特区的本来意义。
无论是什么样的资本, 经济特区始终是它们的最优选择。较之其他领域,特区本来就和国外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 可以说, 特区是中国民营企业和国际市场的连接点。同样是因为全球化, 一个国家内部的一些社会群体因为全球化而变得越来越富裕, 而另外一些群体则因为全球化而变得(相对) 贫穷。不过, 谁都很清楚, 这样的情况是维持不下去的。
早期华人资本的技术含量比较低, 后来进入的欧美资本的技术含量则较高, 但如果没有早期华人资本的进入作为基础, 也很难有后来大规模的发达经济体的资本的进入。因为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方面的因素, 各种困难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比较优势和资源有效配置纯属一般经济学常识,但要在实际世界中实现这两个价值并非容易。在20 世纪80 年代设立经济特区的时候, 世界新一波全球化刚刚开始, 中国的开放政策本身也是这一波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正是因为前面两个阶段开放政策的成功, 中国在短短20 多年的时间里, 从一个资本严重短缺的经济体提升成为一个资本过剩的经济体。在多党制下, 不同政党或者不同的利益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间来选择不同的意识形态, 因此阻力比较小一些。
如果继续的全球化是必然, 那么人们必须思考如何在继续受惠于全球化的同时能够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个问题。意识形态的阻力, 任何国家都存在。
第二,可以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没有特区, 就很难想象中国的开放道路是如何走过来的。不过, 中国是一党执政, 这方面的阻力尤其强大。人们都意识到,改革是红利。一些国家从全球化过程中受惠巨大, 另一些国家则是受损; 一些国家越来越富, 而另一些国家则越来越穷。同样, 特区在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 方面提供了一个平台
应大幅提高工商企业面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规范和约束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行为。那么防风险呢?虽然重庆经济近年来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但仍然要时时敲响防风险的警钟。
一个地方的信托、租赁、小贷、抵押、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得不到发展,高利贷、典当行、老鼠会等就会盛行,容易导致金融三乱。今年,我们提出新增6000亿元融资,要做到25%来自直接融资市场,45%来自银行,30%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
反之,哪怕你是洗脚理发,只要与市场需求匹配,经营得当照样赚钱。工业方面,8年前,全国每年煤炭产量20亿吨,重庆有4000万吨。
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我们形成了电子信息和汽车等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时候,市场就会产生过剩。这样,经济发展才会顺畅,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更有基础。先做的人一马当先,独占鳌头,获得效益最大化,这就是创新驱动的魅力所在。
总之,没有调结构,稳增长也是一句空话,调结构也是一种动力。再如调结构,重庆本来是老工业基地,傻大黑粗的东西很多。
产能过剩有个经济学逻辑:如果行业过剩10%—20%的时候会产生优胜劣汰,属于良性竞争。 中国经济的风险何在?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主要是金融风险、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风险等。
还有重庆的服务业,去年金融业和新型服务贸易增长快于一般服务业,这也是调结构的一个体现。中国毕竟只有一个义乌,从现实出发,我们举全市之力搞一个是可能的,如果每个县城搞一个,肯定过剩。
当然,如果一个地方50%、60%的融资都是靠利息比银行高几个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又会导致这个地方企业融资成本整体很高。不管区县长还是企业家,一定要牢记,赔本生意不做,过剩产能的事不做,要有基本的行业分析。一般是人均40平方米,1000万人就造4亿平方米住宅,造得再多,房子卖不掉,房产商破产,银行贷款收不回来,就会连累整体经济。在房地产领域,要防止产能过剩,重在把握好六个比例关系: 一是城市建设用地。
这方面,没什么高端产业和落后产业之分。五是各类贸易批发市场,包括钢材市场、建材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家具市场等。
更严重的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还会连累金融业,造成银行坏账,增加诱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风险。长,但绝对值得耐心阅读。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我们集聚了10多个品牌商和代工商,零部件企业有860多家。以下是华龙网整理的黄奇帆录音整理,为方便阅读,侠客岛(微信号:xiake_island)给大家加了小标题。